校园里开菜地 劳动课收获多|天天报道
(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李文瑶)城里的学生不识五谷,不懂农事,事实果真如此吗?日前,记者随机走进长春两所学校,一探究竟。
“这是辣椒,这是黄瓜”“这是西红柿,那是小葱”……听着同学们在自己班级种植区汇报劳动成果,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小学校长杨勇华特别开心,他竖起大拇指,给学生点赞。
这学期,长春市各中小学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设置了创造性更强的实践教学活动。杨勇华介绍说:“我们把校园角落的荒地开辟出来,教学生耕种。每个班分配一块责任田,同学们轮流管理,有的除草,有的浇水,还有的为种植黄瓜、西红柿搭架子。不到3个月的时间,校园里已长出十余种蔬菜瓜果。孩子们增长了劳动技能,也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他们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如何让中学生在劳动课上活跃起来?老师们经过研讨,决定把田园种植引入课堂,并吸收地理、生物、语文等学科教师一起参与,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知识明事理。
这个学期,长春市第五中学地理教师袁红伟常常带着学生在学校田园劳动教育体验中心上课,分析地理课题。“为什么田地里要起垄台、开垄沟?”“垄台土层厚,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沟与垄台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
“快来看,咱们种的西葫芦已经长这么大了!”高一学生们围在菜地里,有的新奇地拨开角瓜藤叶观察即将成熟的果实,有的站在玉米杆旁比高度,孙同学说:“学校为我们提供劳动实践场地,搭建起温室大棚,还请专业人员教我们翻土、起垄、间苗,这样的劳动课大家很喜欢。如今,看着我们亲手种下的种子一天天长大,很有成就感!”
长春市第五中学副校长高云赤说:“学校在劳动课程构建上,坚持以‘劳动项目’为实施载体,融入‘劳动+’的概念,打破学科壁垒,将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劳动实践中,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也实现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我们欣慰地看着学生们用勤劳的双手在田园里播种、收获,他们已将热爱劳动深植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