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生机和个性的湾区艺术能量场|每日聚焦

来源:羊城晚报 2023-06-23 08:57:05

展览现场

罗宇滢《肉身拓印》


(相关资料图)

张雨扬《向前!》

何彦润《渔樵札记:檬子垭村》

陈志锋 《what is,what if, what next》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孙唯

图/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暌违三年,城中文艺盛事——“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再度向公众开放。日前,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出中国画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共645位学生作品。他们直面时代议题,关注社会文化生活,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在立足根本上展现自我,积极寻求跨媒介、跨领域的表达和表现,汇聚成一个充满生机和个性的湾区艺术能量场。

正如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所说:“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毕业生们面对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思考如何借助艺术表达,构建社会与自我的链接;看到了同学们开放包容,理解和尊重生命,继承和振兴中华文化;看到了同学们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探索艺术的多元形态,展现了新时代学子昂扬的精神风貌。”

就此,羊城晚报邀请广美多个学院院长,为读者导览本届毕业展看点、亮点。

齐喆(广美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融通古洋无可替代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工艺美术学院2023年毕业作品展主题为“无可替代”,探索传统工艺的独特价值。中国传统工艺之所以无可替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精华,而这些内容的现代化恰恰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宝贵智慧。

展览呈现了57位本科生同学的毕业创作,同学们使用了多种媒介和工艺,涉及陶瓷、漆艺、木雕、纤维、金属等多种材料,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媒介结合,多样性的媒介和工艺的运用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和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未来的探索。

一方面,学生的创作主题更加关注自我以及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家庭,作品对自我内心、对艺术的心灵抚慰方面有一个很明确的表达;另一方面,毕业创作延续了去年的特点,持续很多关注更宏大的关于宇宙、自然和人之间关系的作品,我想这些作品和他们的过去三年经历是有关系的。

邓尹荍以《秘境》为题,打造了一个年轻人心中的治愈世界。她通过纸浆材料的运用去表达一种奇异、怪诞的世界,空中相连的建筑群、神秘夸张的巨型植物、奇形怪状的生活用品,一切似乎都是外星世界,是一个不可触及的秘境。纸浆雕塑作为创作材料,与色彩、造型、工艺造物观相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秘境的探险向往与想象。

追求精致是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取向。过于精致化,会让艺术走向套路。而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去精致化”的追求。在过去三年,不少同学有了更多时间在他们的家乡做调研,他们对本土文化、对身边的事物逐渐产生兴趣,并深入、持续、系统地走了进去。

何彦润的《渔樵札记:檬子垭村》以工艺美术的方法进入乡村,并对乡土的朴素工艺进行采集与研究。在展览现场,何彦润对这个动态过程进行了可视的静态展示。以札记命名是因为这个活动并不宏大,比起种种计划与范式极其微小,但札记亦可以朴素真切地记录一个过程。而渔樵是对乡村的念想,是超越田野的精神。最终想要展现的是: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方法而非艺术创作参与工作的过程,借以探寻工艺美术学科的新态势。

吴海璇的《生活的色彩》描绘了城中村里晾晒衣物的场景是对日常生活的写照。巷子里独特的色彩则象征着城中村的居民就像这些晾晒的衣物一般,即使在较为艰难的环境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平凡的生活里也努力绽放自己的色彩。他们就像岩彩一样,尽管是大地微尘,也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在今年毕业作品中,有不少同学运用三维建模和三维打印技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融入了传统工艺的材料和技能。这是我们学院的一个特点,我们既要继承深厚的岭南工艺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要积极地接受、拥抱、开拓新材料与新技能,让他们进入到学院工艺美术领域。

工艺美术从来都是包容手工和机械,乃至现代科技制作手段的。工艺美术是包容传统和当代,手工和机械乃至现代的数码科技的艺术,唯一的、手作的作品和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古和洋我们都能融通,这是我们学院科研和教学的方针。可以说我们“不择手段,只要效果”。

陈克(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从体贴个体到关注集体

“2023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展”在5月至6月陆续开展。于5月18日至28日在广美昌岗校区美术馆展出的研究生毕业展呈现了18位研究生的31件(组)作品,于6月14日在大学城美术馆雕塑分馆拉开帷幕的本科生毕业展共展出来自具象、实验、公共三个工作室的63位毕业生的 63件(组)作品。

今年的毕业展以多样态的作品面貌呈现出雕塑学子回归对雕塑本体研究的坚守态度,以创新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探索各种形式与媒介跨界融合的开放姿态,以及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探索精神。在观念与主题、形式与表达、呈现与展示上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在作品的观念表达上,青年学子们面对新的时代,肩负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创新未来的使命担当,以真诚真挚的个体生命体验为切入口,窥见社会变迁与时代发展,观照集体记忆与家国情怀,创作的视野与格局从“观我”走向“关世”,从体贴个体到关注集体。

张雨扬的《向前!》表现在抗美援朝三所里阻击战中,志愿军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14小时急行145里,成功完成任务,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吴春乐的《城市化妆师》以木雕的形式呈现了城市建造者们的日常工作状态,他们用坚韧、刚毅铸就“城市筋骨”,用风雨人生书写城市华章,用勤劳和智慧谱绘美好城市,同时也成为了“城市最美”。

叶锦鸿的《父亲,车,我》记录了曾经与父亲在车中一起度过的时光,浮雕的正反两面分别表现父亲和我的不同视角,在光线的作用下是两个影像的重叠与共存,以回忆录的方式,使珍贵的片段得以凝聚和沉淀;陈文娟的《记忆塑造》以儿时生活为背景,根据记忆与想象对人、事、物进行重新组合与塑造,搭建出一个链接独特记忆片段的世界,引发观者对当代语境下个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思考。

在语言表达上,当代艺术青年对新技术、新媒体有天然的亲和能力,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拓展了各种题材、形式、媒介的表达边界,AI技术、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互动装置、机械装置等艺术形式的大量涌现,对非传统材料属性维度的延展与利用,丰富了表现形式与表达语系。

陈志锋的《what is,what if, what next》运用人工智能、数字雕塑、互动装置等新兴科技手段,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思考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生命形态可能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过渡的趋势下,关于人类生命与数字生命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艺术在相互交织、启发和影响中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张添祥的《天工开物——白雨》提取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中的屋顶、屋檐及斗拱元素作为创作题材,结合气动装置的介入实现瓦片与木材的持续运动,营造白雨之时,风声阵阵、暴雨如注的画面氛围,作品以人工之势拟自然之形,关注人类与自然,人力与自然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造一件不存于现实世间,自然与人工共同创作出的“海市蜃楼”。

在作品呈现上,此届毕业展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展示效果和观展体验。为此,广美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对展馆进行全面提升,加强了物理空间的展示性,在策展环节更加强调作品与空间共同构成的场域营造,打造了具有深刻语境内涵、沉浸式艺术体验的视听感知空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返回顶部